2025年6月26日,“植物造景与乡土植物应用” 主题交流会在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基地(云南滇南本草博物馆)顺利召开。会议由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与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设计分会联合主办,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云南方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园道创意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中国电建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活动聚焦云南植物造景与乡土植物应用领域,会议邀请规划设计、科研院校、园林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从业者五十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乡土植物的运用实践经验。
一、百草园参观及现场技术交流
Hundred Herbs Garden Tour & Field Technical Exchange
现场参观由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园艺师陈业臻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滇南本草植物博物馆、水保科普体验馆和高原特色草类园,了解了百草园园林植物栽培及引种驯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基本情况。通过讲解和交流,让大家对百草园的植物资源、滇南代表植物、云南水土保持情况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
二、嘉宾及主办单位致辞
Opening Remarks by Guests and Hosts
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会长孙平、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会长罗恒分别致辞,他们表示乡土植物是连接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人类需求的桥梁,在风景园林行业推广和运用中乡土植物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效益高度统一的必由之路,关乎生态系统的健康、资源的节约和文化的传承,同时期望通过此次主题交流会,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
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会长
孙平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会长
罗恒
城乡规划协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翔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认为现阶段乡土植物的运用已从传统的景观美化、降低管养成本转向更为综合的生态修复、韧性构建和可持续系统设计目标,乡土植物不仅仅是“绿化材料”,更是构建韧性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维系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和技术、是承载地方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主任
吴翔
吴翔主任希望继续加强与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分会协同活动,积极互通交流,相互支持,具备条件的联合举办活动,促进云南风景园林事业健康发展。
三、项目交流分享
Project Exchange and Sharing Session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设计分会主任委员
王军
主题报告及互动交流环节由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设计分会主任委员王军主持。交流会特邀省内五位专家围绕乡土植物应用进行了多维度的分享。
盛澍培
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园林景观院院长、高级工程师
《昆明地区乡土植物应用研究——以长水机场 T2 航站楼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报告强调植物造景应基于时间维度考虑植物生长过程及不断变化的美,在设计之初考虑日常维护管养,通过低成本的人工干预,实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良性发展,同时提出通过行业引导乡土植物的应用,助推苗木产业发展。
欧治娟
云南利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滇中地区乡土植物的景观营造——以路域生物多样性(楚雄)科普示范园为例》
报告阐述了滇中地区乡土植物的景观营造要点。紧扣楚姚高速公路路域生物多样性特点,展示楚雄典型生物群落特点、路域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生态演替规律。
王锦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
《多尺度花园营造及园林花卉应用浅析》
报告基于生态学原理,将草本植物以拟自然化的形式组合,形成有机且稳定发展的花境群落,强调花境应营造为没有痕迹的生态皮肤,对云南的乡土植物在庭院及花园营造提出新的思路。
张微
云南园道创意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营造社区屋顶花园,百姓共享绿美生活一一以生态圈.易园为例》
报告回顾“生态园 易园”的建设过程,建设的成效和总结的问题。探讨了昆明地区社区屋顶花园的营造策略,积极探索社区屋顶花园的共建共享及运营经验。
王文曦
中国电建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云南湖泊生态修复中的本土植物应用—— 以大理洱海治理和剑川剑湖治理为例》
讲述云南湖泊生态修复中的本土植物应用,强调在未来的修复设计,需要以系统眼光看待植物与环境的互动,以乡土为基,顺应生态系统自然演替。
五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项目类型出发,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引发热烈讨论。
专题会议内容充实,为云南风景园林行业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与合作交流,同时,对推动乡土植物在各类景观项目中的应用以及提升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起到重要作用。未来,云南省城乡规划协会风景园林专委会与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设计分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组织更多专业活动,助力行业蓬勃发展。